一元钱能干什么?在重庆市开州区,这枚小小的硬币正开启一场基层文化服务的革新实践。6月30日晚,开州剧院灯光璀璨,以“壹圆剧场百姓主场”为主题的揭牌首演仪式在此举行。11个由普通市民自编自导的原创节目轮番登台,用烟火气十足的本土表达,演绎着开州城乡的时代风貌,也标志着开州区创新推出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正式落地。
“壹圆剧场”揭牌暨首场演出
“壹圆剧场”首演
老百姓自己的主场
“壹圆剧场”到底是什么?——一元钱购票即能看戏。
为丰富群众公共文化供给,开州区创新推出“壹圆剧场”。本次活动以“壹圆剧场百姓主场”为主题,在情景歌曲《不老的老黄葛》中拉开序幕。随后,街舞《书苑往事》、情景小品《不务正业的“村支书”》等节目轮番登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演出现场
“壹圆剧场”既是一场一元票价的惠民演出,也是一场展现开州人风采的百姓大舞台。
这场惠民演出打破了专业舞台的壁垒——参演者既有社区退休职工、学校教师,也有短视频平台的网络达人。“这是一个开放的舞台,这个年纪能登上舞台展现我心中的开州,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家乡的交代。”文峰街道天鹅湖社区居民邹品权这样说道。在情景歌曲《不老的老黄葛》中,邹品权饰演的磨刀匠用方言吆喝唤醒了老城记忆,舞台上黄葛树下的竹椅板凳,还原的正是开州老城区里黄葛树下休闲纳凉的烟火气和街坊邻居间的人情味。
演出现场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壹圆剧场”不仅是一个观看演出的场所,更是一个参与文化、创造文化的平台。无论你是普通市民、民间艺人,还是文艺爱好者,只要你有才,就可以登上这个舞台展示自己。同时,通过象征性收费一元钱的模式,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真正实现了文化惠民。
演出现场
一元看戏
解锁开州文旅“隐藏菜单”
开州区政府副区长邓果介绍,“壹圆剧场”是普惠均等的民生剧场,通过低票价让优质文化服务直达基层;浸润人心的百姓剧场,以文化滋养群众生活。
为了确保“壹圆剧场”的持续发展,开州区构建了“周周有小戏、月月有演出、季季有大戏”的常态化演出机制。
演出现场
每周六在巴蜀戏苑、每周日在汉丰梨园开展小型文艺节目演出;每月在区文化馆举办中型文艺活动;每季度在开州剧院推出音乐剧、话剧、儿童剧等大型剧目。同时,“剧场”还将深入社区、校园、农村,形成“固定阵地+流动服务”的全域覆盖网络,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60余场惠民演出。
据了解,目前开州正在推进汉丰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壹圆剧场”将作为游客打卡开州、解锁开州文旅新玩法的重要旅游度假产品,丰富游客体验,让“看‘壹圆剧场’,游开心开州”成为一张亮丽的文旅名片。
演出现场
线上线下联动
打通基层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壹圆剧场”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实现文化梦想的舞台,更通过象征性收费一元钱的模式,实现了文化服务的双重目标。
一方面缓解了部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培养了观众的付费意识,变“免费看热闹”为“付费品文化”。这种“惠民平台+市场探索”的模式,吸引了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为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壹圆剧场”还推出了“线下演出+线上展演”的服务模式,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演出片段、人物故事,网友可实时“点单”心仪节目。同步开发的“文化云”平台集成票务预约、志愿者招募、活动直播等功能,形成了“生产-传播-反馈”的闭环生态,构建起更便捷、更包容的线上线下文化服务网络。
“壹圆剧场”将继续坚持“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总体要求,鼓励更多群众艺术团、民间歌舞团、文艺家协会等组织参与进来。同时,还将积极对接区内外表演团体、演艺机构及个人,推动文化旅游全产业链的招商与合作。
“一元票价”的市场化探索、“百姓主角”的全民参与、“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开州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力争通过一年左右的探索实践,把“壹圆剧场”打造成为重庆山区库区一流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和供给质量提供可复制的“开州样本”。
通讯员王庆炼
在线股票配资门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